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深圳海关缉私局在武汉携手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备忘录,未来双方将致力于深化技术平台共享、跨境生物安全联防联控、人才联合培养及生态安全科普培训等多领域合作。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和深圳海关缉私局副局长董剑锋代表双方签署文件并见证仪式,双方相关职能部门与科研骨干代表共同参加了活动。
签约仪式前,双方举行了工作会谈。武汉植物园植物多样性演化与新质资源利用研究团队负责人万涛研究员重点就前期共同推进的“跨境动植物进出口数智平台”建设进展进行了专题汇报。该平台的构建,旨在利用先进的基因组学与信息技术,为海关缉私部门在动植物进出口这一关键领域,提供精准、高效的风险防控技术支持。
王青锋表示,武汉植物园将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全力支持配合海关缉私工作,聚焦濒危物种走私管控、毒品犯罪鉴定等领域,提供前沿科技支撑。董剑锋指出,此次合作将系统化推动科技力量融入缉私实战,是提升执法能力专业化、精准化水平的重要路径,将为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保障。
为深化合作内涵,拓展社会影响,10月18日双方联合发起“国门绿盾·携手同行”主题科普活动。活动特邀深圳海关缉私局四级警长王欣作《毒品大揭秘》禁毒科普讲座,并同步发布由双方共同制作的科普短视频《守护生命绿洲:植物园与国门卫士的对话》,以多元化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保护与法治安全意识。
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更是科研机构与国家执法部门协同创新、科技赋能执法实践的有益探索,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门生物安全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