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6日,一场主题为“防药物滥用 做阳光少年”的沉浸式禁毒体验教育活动在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举行。
活动通过活体罂粟展示、焚烧罂粟、禁毒科普讲座、禁毒沙画体验等形式,为武汉市小学学生代表及近百位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直击心灵的“识毒防毒”实践课。
在武汉植物园本草园内,5座罂粟果实形状的铁笼中,300余株进入黄枯期的罂粟枝头上悬挂着成熟末期的罂粟蒴果。活动现场,小学生代表进入笼中采摘罂粟,随后公安民警点燃火把,上百株活体罂粟在铁锅中化为灰烬。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刘宏涛表示,武汉植物园开创了禁毒教育“图文+活体”的模式,22年来累计有近1000万人次在此接受禁毒科普教育。
“ 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割破果皮,渗出的白色乳汁氧化后就是生鸦片。”武汉植物园工程师王淑慧带领公众参观活体罂粟时强调。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科普讲解”的模式,让青少年直观地认识了罂粟的真实形态。
随后,湖北省禁毒明星教师邱桂贤以“奶茶”“跳跳糖”等伪装毒品为例,结合“上头电子烟”“丧尸药”等真实案例,揭示新型毒品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她特别提醒:“这些毒品可能伪装成零食或时尚单品,青少年务必提高警惕,坚决拒绝陌生人递来的不明物品。”
湖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石士锋表示,“希望持续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发挥武汉植物园等基地的专业优势,凝聚媒体与社会力量营造全民禁毒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