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小长假将至,武汉植物园准备了趣味民俗活动,让游客在植物王国放松身心的同时,体验民俗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寻艾草 观菖蒲
悬艾叶,挂菖蒲是端午的一个重要习俗,有驱邪避害祈福之意。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的叶片呈剑形,人们因菖蒲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视其象征除去不祥的“宝剑”,在端午节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民间通常称菖蒲为“水剑”。
在武汉植物园的药园和水生生态区附近,生长着不少艾草和菖蒲,游客不妨来场端午寻踪,实地探究一下艾草和菖蒲的生长环境。
制香囊 过端午
“端午至,佩香囊”,挂香囊也是端午节最重要、最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不过,可以驱蚊避瘟的香囊里用的神秘植物到底长啥样你知道吗?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是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现在,端午节挂香包不仅是一种习俗,也有祈福安康之意。
端午节当天(6月7号),武汉植物园将准备艾叶、薰衣草等几种花草材料和各种香包制作材料,邀请市民DIY端午香囊,体味传统民俗。在制作过程中,武汉植物园科普老师将讲述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解密端午香囊里的神奇植物,示范端午香囊制作方法。活动将让人们在动手制作香囊的同时,认识端午有关的植物,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具体活动时间:6月7日10:00—11:00;13:30—14:30 全天50个

邂逅“水中女神”
睡莲有“水中女神”的美誉,它在东方因其高洁美丽的品性长期以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欢迎,在西方,也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以睡莲为主题进行了大量创作,他绘制了250余幅与睡莲有关的画,至今仍然广受世界人民喜爱。
武汉植物园有一座顶尖的“睡莲王国”,占地面积约5000平米,汇集世界各地睡莲珍品200余个,这里不仅是五湖四海睡莲珍品的聚集地,也是睡莲种质资源杂交创新的试验平台。
在20世纪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黄国振与邓惠勤率先开展,奏响了国内睡莲育种第一章。
此后的20年内,3代科研人员共同的研究下,植物园共选育出120多个耐寒,60多个热带睡莲品种,成为国内培育睡莲新品种最多的研究单位。
武汉植物园研究员,著名荷花睡莲育种家黄国振先生因为在睡莲育种、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在2011年被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授予“世界睡莲名人堂”荣誉,目前全世界仅有20余位专家荣获“世界睡莲名人堂” 荣誉,黄国振是目前少数健在的其中之一。
端午节正是睡莲盛花期。在睡莲展示区,武汉植物园仿照盛开的睡莲花瓣形建造成“八色睡莲池”,从艺术的角度呈现了睡莲的多姿多彩。每个花瓣形的水池里,栽种着不同色系的睡莲:印度红睡莲、埃及蓝睡莲、墨西哥黄睡莲、中国延药睡莲、泰国招财女神等珍稀品种,千姿百态,风情万种。除了睡莲展示区,水生生态区的各个水域也都能观赏到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