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听取武汉植物园和湖南花垣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82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在北京听取了关于湖南省花垣县猕猴桃产业精准扶贫的工作汇报,汇报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主持,湖南省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花垣县扶贫办主任麻文权,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罗志强,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等参加了会议。 

  罗明介绍,20131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扶贫基本方略,花垣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与武汉植物园就发展猕猴桃产业形成了合作协议,拉开了十八洞村依托猕猴桃产业精准扶贫的序幕。目前,当地猕猴桃已经发展到3000亩,今年开始挂果,预计今年猕猴桃产量约200吨,2019年达到盛果期,十八洞村村民将从猕猴桃销售利润中人均获利约1万元,不仅脱贫且达到小康水平。同时花垣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猕猴桃生产全产业链,加大猕猴桃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建设,并与京东商城达成线上销售合作协议,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中科院的合作,将花垣县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 

  罗志强表示,猕猴桃产业化是武汉植物园成果转化和院地合作的成功案例,武汉植物园与花垣县持续深化精准扶贫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研究所实现了科研成果落地,地方政府实现了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目标。钟彩虹介绍,虽然当地猕猴桃今年刚刚挂果,但村民实际从几年前猕猴桃产业落地就通过在产业园务工或者承包园地管理开始受益,尤其对于一些难以到外地务工的村民,依靠猕猴桃园的初期建设就实现了脱贫,解决了收益周期与脱贫时间表的问题。建议当地应着手建立猕猴桃分选和储藏中心,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解决临时储存问题,确保果品质量;同时可以考虑建立猕猴桃采摘园,拓宽收入来源。 

  段子渊强调,花垣县十八洞村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发源地,十八洞村较早地提出并实践了“异地扶贫”、“股份制扶贫”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引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研成果,开展猕猴桃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他要求武汉植物园进一步深化与花垣县的合作,在猕猴桃全产业链打造上给予技术支持,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该项工作。 

  张亚平对武汉植物园和十八洞村以猕猴桃为平台的科技扶贫合作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同时,他指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首先,要注意农业风险的防范,包括风灾、冻害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等。其次,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保障,要积极开拓市场,在稳定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开展与电商合作等新销售模式的探索,扩宽销售渠道。第三,武汉植物园要重视科技成果品牌的打造和营销,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管理,保障猕猴桃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控体系,保证品种不乱、品质不乱,通过优质新品种与高水平的生产质量的结合,形成可持续的产品竞争力。第四,双方需要认真总结依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模式,共同梳理成功经验,向国家扶贫办提出相关建议,提高科技精准扶贫的示范效应。 

  张亚平副院长接见与会人员 

科研处 卢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