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传媒扫描

9月10日瞭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三个故事透视中非人文交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非人文交流正携手同心,共塑中非关系更美好的未来 

  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奥肯耶保护区 吕帅摄/ 本刊 

  说起中非人文交流,很多人会想到一部名叫《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电视剧。这部以非洲斯瓦希里语配音在坦桑尼亚热播的中国电视剧,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坦桑尼亚演说时曾提及,并成为一时舆论热点。

  人文交流合作也正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热点和亮点。目前,中非已实施了200多个人文合作项目,在人员的往来、科技文化的交流中,中非人民进一步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非人文交流正携手同心,共塑中非关系更美好的未来。

  故事一: 

  “星巴”版野生动物保护 

  7月的一个清晨,天空渐露曙光,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奥肯耶保护区,几头角马正在金合欢树旁悠闲吃草。同往常一样,三名巡逻员从营地乘车一路向西,前往保护区边界察看。

  “嘘,‘星巴’,有狮子!”视力惊人的马赛族巡逻员莱里翁卡一眼就“定位”到几公里外的目标。巡逻车朝着奥苏普凯河右岸方向快速驶去,只见一只母狮带着两只大约一岁的幼崽躺在草丛中。母狮肚子扁平,显然很久没有进食了。

  “母狮尾部受伤严重,会影响它在奔跑时保持平衡,从而造成捕猎困难。”神情严肃的“星巴”用相机拍下母狮受伤部位后,马上用手机联络保护区的兽医尽快赶到现场。

  这位被称作“星巴”的巡逻员是一名中国人,本名卓强。出于对非洲狮的喜爱,2010年,37岁的他毅然辞去公务员工作,只身来到东非草原,投身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初到非洲,卓强很难融入以欧美和当地白人为主的野生动物保护圈,但他并未退缩,而是从与当地游牧民族马赛人建立关系开始,一步步努力融入——他居住在马赛人的村落,跟他们一起在草原上踢足球,共同执行巡逻任务,闲暇时还教马赛人中文。日久天长,卓强与当地部落和政府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逐渐开创起自己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2011年,卓强正式创立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在非洲发起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目前,该基金会已与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东非野保协会、拯救大象组织等机构成为合作伙伴,其主要工作是阻止非法放牧、修建防狮围栏、减少人兽冲突,为当地人提供帮助并同他们一起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卓强说,此前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修建国家公园,盈利归政府所有;另一种是欧美的大学和机构派出研究人员进行动物行为研究,之后就此撰写报告。“这两种模式对野生动物保护有一定助益,但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即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周围生活的当地人无法直接、可持续地受益。”

  “实际上,掌握野生动物命运的人正是这些当地人。”卓强表示,人口过度增长,加上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张,挤压了狮子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当狮子袭击了马赛人赖以生存的牛群,马赛人就对狮子进行报复性捕杀。

  卓强认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源头和核心工作就是减少“人兽冲突”。就此,他尝试与当地人共建野生动物主题生态旅游区,将生态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分配给当初把土地拿出来建设保护区的人,同时给当地人提供保护区巡逻员等工作机会。

  就这样,卓强和伙伴们慢慢摸索出一套“社区野生动物保护”的新模式,有效维护了当地生态平衡。以奥肯耶保护区为例,其面积从37平方公里增加到73平方公里,非洲狮数量已从12只增长到30只,大象、猎豹、花豹、斑鬣狗、斑马、角马、长颈鹿、羚羊等野生动物数量也都翻了番。“星巴”也赢得当地人的认可和尊重。

  奥肯耶保护区首席管理员西蒙·恩科托伊说:“‘星巴’的努力让当地马赛人意识到,只有保护好野生动物,保护好生态环境,才会有游客到来,旅游业才会发展,政府和老百姓才能从中持续受益。”

  “我人生中第一个梦想,就是来到非洲和狮子生活在一起,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卓强说。如今,他还要把第二个梦想化为现实,这就是到非洲其他国家,推广这种“社区野生动物保护”模式。同时,他还想借鉴在非洲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在斯瓦希里语中,“星巴”就是“狮子”之意。卓强希望这个名字激励自己走下去,将保护非洲狮作为毕生事业。

  “我的余生恐怕都要和非洲草原交织在一起。”卓强说,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进非洲、了解非洲、爱上非洲,与非洲朋友携起手来,为保护当地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等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底,35头非洲象从津巴布韦乘坐专机,飞越万里来到中国,其中有12头在北京野生动物园安家。

  35岁的饲养队领班毕振超是这些非洲小象的“中国爸爸”。这些非洲小象来到北京后,毕振超就带领5名饲养员,负责起它们的饮食起居。他本是中关村一家知名计算机公司的“码农”,因为太爱动物,2013年辞职来到这里,一直负责大象的饲养工作。

  每天上午,毕振超和饲养员们就来到象舍,观察小象的粪便、尿液是否正常;8点多将象群放出到户外活动,接着就是清理笼舍。每头象一天的粪便约100斤,清理起来就要一上午。而下午,他们还要对小象进行一些行为训练,比如张嘴、抬腿、卧地等,便于对其身体进行检查和护理,让非洲象能更健康地生活。

  这位“超级奶爸”了解每头象的不同性格。“我会一直陪着它们长大。”毕振超说,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再过几年能看到这群非洲象繁育小宝宝,使动物园的非洲象形成逐渐扩大的稳定种群。

  这次非洲象引进及繁育是中非在大象保护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北京野生动物园总经理吴兆铮说,“我们希望能保护好、繁育好大象,与国内外动物园加强交流合作,讲好中非友谊和动物保护的故事,也希望更多市民和游客关注、了解大象,参与到保护这一物种的行动中。”

  故事二: 

  联合探索非洲植物宝库 

  17年前,武汉大学植物学教师王青锋在非洲博士生的邀请下第一次访问肯尼亚,震惊于当地人用木棍刷牙,非洲人的“大白牙”原来有如此奥秘。从此研究利用这种非洲特有的刷牙棒成为王青锋暗藏的心愿。

  在王青锋等中非科研人员和当地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种从非洲特有的刷牙棒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制成的牙膏近期已在肯尼亚面世,并将亮相今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现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的王青锋说,非洲是人类植物的宝库,也是植物学者心中的宝地。从1996年博士毕业赴乍得援外帮助恩贾梅纳大学建设实验室开始,王青锋的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过非洲。肯尼亚山、恩贡山、乞力马扎罗山等非洲大山密林深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野外科考充满风险,蚊虫是最基本的考验,还可能遭遇野生动物的攻击。王青锋常常邀请当地人当向导,但有时还得应对突发状况。

  有一次王青锋和同伴前往肯尼亚阿伯戴尔地区的中部高地考察,由于山体滑坡,越野车突然翻滚过来,当时他脑子一片空白,直到同事将他从车子里面拉出。幸运的是,没有人受重伤。两天后,一名救援人员才赶到现场。这次命悬一线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不容易。

  虽然艰险,但也很有收获。从2010年开始,王青锋前往非洲野外考察50多次,发现7个植物新种。最近的一次是去年9月在马达加斯加,王青锋和同伴们在20天野外考察中发现了天麻属的一个新种,因其形态特征与东亚的天麻相似,于是将其命名为“拟天麻”。

  “新种命名里有我们这些发现者的名字,我非常骄傲。”王青锋说。

  2013年5月,中国政府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依托武汉植物园实施管理,王青锋担任主任。

  中心汇聚了来自国内18家科研单位的对非力量,以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15家科教机构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协调难度很大。令他欣慰的是,他指导的第一个非洲留学生、现任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教授的罗伯特·吉图鲁对推动中非合作一直充满热情,在中心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担任非方主任。

  罗伯特·吉图鲁1999年来到武汉大学师从王青锋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本来有机会去欧美国家学习的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发展经验可以与肯尼亚共享。

  吉图鲁认为,中国政府无私援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让中心成为播撒合作共赢种子的友好使者,并极大地提高了肯尼亚的科研水平。“研究中心合作的基础是友谊,这既是现在的故事,也是我与王青锋教授的故事。”

  “从之前聚焦生物多样性,发展为涵盖水资源管理、地理与遥感信息、病原微生物调查与流行病防控、现代农业技术示范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平台,五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一点点变成现实,我很有成就感。”王青锋说。

  王青锋说,中心未来将成为覆盖东、西、南部非洲的对非科技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国内研究所和大学都能够参与进来。一方面将会增强非洲国家的基础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与华人公司合作,通过我们的技术,将当地辣木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辣木胶囊和辣木茶,带动了近百户当地农户致富,有的人还盖起了两层别墅。”王青锋说。

  目前,王青锋团队正在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进行《肯尼亚植物志》的编撰,旨在协助探究非洲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肯尼亚植物志》计划于明年出版第一卷。

  “肯尼亚大约有7000种植物,我们计划用10到15年完成这部植物志的编撰。如果能实现,这将是一个植物学者的无上荣光。”他说。

  故事三: 

  《媳妇的美好时代》热播的背后 

  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四达时代集团总部配音工作室里,来自坦桑尼亚的配音演员希尔德紧盯屏幕,正用斯瓦希里语声情并茂地给中国影视剧配音。

  斯瓦希里语是非洲第一大本土语言,在东、中非地区生活的斯语人口超过1亿。在流行文化中也有不少斯瓦希里语的身影,例如,苹果手机浏览器Safari这个词就源自斯瓦希里语,意为“远行”,语音服务“Siri”也是斯瓦希里语,意为“秘密”,动画片《狮子王》里的斯瓦希里语插曲“Hakunamatata”,歌名的意思是“不要担心、没有烦恼”。

  2011年,第一部翻译为斯瓦希里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身为专业配音演员的希尔德被影片中的故事深深吸引,成为中国影视剧的铁杆粉丝。

  2016年,“首届四达杯中国影视剧斯瓦希里语配音大赛”在坦桑尼亚举办。热衷中国文化的希尔德荣获第一名,获得到四达时代集团总部工作的机会。

  四达时代集团是在非洲发展最快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已在34个非洲国家成立公司,并在7年前成立译制中心,展开包括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非洲本地语种在内的节目译制。四达时代还承担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人文合作计划中的“万村通”项目,即为非洲1万个村落接通卫星电视。

  “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的企业来到坦桑尼亚,带来了数字电视和机顶盒,让更多坦桑尼亚人看上了电视。”希尔德说,有了数字电视后,当地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可以看到全球各地的纪录片、电视剧、新闻等,不仅享受了更丰富的娱乐生活,更了解了世界,并开始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播音员陈莲英在《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剧本翻译和配音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莲英曾长期担任《音乐》《文化生活》《听众信箱》等斯瓦希里语节目的主持人,她柔和自然的主持风格很快获得了非洲听众的肯定和喜爱。不少听众来信说,听着“妈妈陈”主持的《听众信箱》,让他们感觉遥远的中国和中国人不再陌生。

  陈莲英和大家一起翻译剧本,还身兼定稿、配音导演、主要配音演员等多项工作。在长达46天的配音阶段,她每天和大家一起工作到深夜,努力精确把握斯语版本,力保配音准确无误。她和外籍同事反复讨论沟通,向他们介绍中国的风俗习惯,也向他们了解非洲人的习俗,解决了很多翻译难题,确保电视剧质量。比如,在翻译“婆媳间你死我活的关系”时,“你死我活”不能套用平时用的词,得按非洲人习惯说是“老虎和猫的”关系;“好心不得好报”,必须拿斯语的成语来表达:“驴子的感谢就是踢你一脚”等等。

  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是《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播出后迅速走红,当地观众一再要求电视台重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收到许多听众的来信说非常喜欢这个电视剧,看完后发现中国人和非洲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感觉特别亲切。

  继《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例如《西游记》《北京遇上西雅图》《舌尖上的中国》等,以当地语言的版本走进非洲的千家万户,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的窗口。□(采写记者:金正 魏梦佳 曹凯 吴植 李伟)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