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湖北省猕猴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库简介

湖北省猕猴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库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资助,于2018年启动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截至2024年12月,该资源库已系统保存猕猴桃属物种、变种及变型66个,栽培品种(系)155个,累计收集、整理和保存各地种质资源1570份。与国际同类猕猴桃专科资源库相比,本库在资源总量、品种/物种保存量及栽培品系规模等方面均保持显著优势,其中珍稀物种及品种的保存优势持续扩大,资源总量达到其他国家资源库总和的三倍。

湖北省猕猴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库资源多样性


(1)资源优势
该库是全球猕猴桃属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专业资源库,在种质资源涵盖广度、遗传多样性深度及保存类型完整性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保存资源覆盖全球88%的主要物种/变种类型,25%以上为全球独有种质。现存物种中有39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占我国猕猴桃类濒危物种总量的62%。
(2)经济转化优势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已向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浙江、陕西、安徽、河南、广西、江苏等15个省市输送种质资源1000余份,其中2024年度向产业界提供新品种资源62份。猕猴桃产业链的延伸已带动配套服务体系构建,形成涵盖种植技术、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及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
(3)科研优势
基于丰富的种质储备,构建了领先的猕猴桃科研创新平台。其中,2024年度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发表SCI收录论文31篇(含TOP期刊论文1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培育国家审定新品种14个,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4)信息优势
依托长期积累的科研数据与产业经验,建成全球最完备的猕猴桃资源信息体系。2024年度完成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数据库建设,开发云端共享分析平台,建立表型-基因型关联模型。全年主办第九届国际猕猴桃学术研讨会等专业会议5场,开展技术培训37场次,科普开放活动累计接待20万人次,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的高效转化。

湖北省猕猴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库科普开放活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