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科普快报

“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走进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科学的种子播撒校园,创新的火花点亮未来。9月23日上午“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活动走进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为莘莘学子带来了一场关于未来能源的智慧盛宴。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以“深地储氢挑战与研究进展”为主题,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启蒙科普,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前沿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讲座伊始,杨春和院士便开宗明义地强调了氢能之于未来的关键意义,他指出,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在全球碳减排战略布局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随后,杨院士系统地介绍了氢能制备的主要方式、当前的氢气来源结构以及国内氢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并从未来导向、政策驱动和市场发展三个维度,有力地论证了氢能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同学们对氢能的价值有了宏观而清晰的认识。在详细阐述储氢、输氢、用氢等关键环节时,杨春和院士将重点放在了极具挑战与机遇的地下储氢技术上,他耐心讲解了深地储氢的科学原理、重大意义以及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国际研究进展,更结合湖北省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特点,对本地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使科学的探讨扎根于脚下这片土地,更具现实启发性。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争相提问,其中一位同学敏锐地提出了“为什么要选择在地下储氢”的疑问,杨春和院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例子,从安全性、经济性、大规模存储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将深奥的科学原理化为易于理解的常识,参与互动的学生都收到了来自武汉植物园的文创礼物。整场活动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更弘扬了科学精神,杨院士在寄语中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勇于想象、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将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承办,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协办。通过院士讲座为水果湖二中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能源世界的大门,相信科学的梦想已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科普开放中心